前一篇文章提到學問書,最重要是五個根部,分別是以下: 「感覺統合」(Sensory Integration,下稱「感統」)包括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前庭覺」(Vestibular Sense)和「本體覺」(Proprioceptive Sense)),神經系統將刺激傳送至腦部,作出整合及分析,留下有用的訊息,排除不必要的訊息,繼而發出指令,人就能對感覺刺激作出適當的反應。若因某些原因導致「感統」發展欠佳,人的大腦會較易出現錯誤解讀或遺漏處理某此感覺訊息,會表現出過於敏感或遲鈍的行為。
「感統」問題不是病 「感統」整合欠佳不是一種病,每個人在成長期或多或少都會出現相關問題。人們可以透過各種訓練去調適,而從小進行相關訓練,有助減少「感統」失調對小朋友成長的影響。例如:打鞦韆可以訓練「前庭覺」、改善良好坐知及增加肌肉張力可以加強「本體覺」。 動作規劃與序列學習:人類要進行不同活動,必須要通過腦部思考從而進行每個動作的計劃及次序。
0-1 歲的幼兒已經懂得透過觀察及與成年人的活動來學習動作規劃與序列,一歲以後,當生活經驗豐富和語言發展良好,幼兒便會慢慢學會先思考然後進行每個活動的計劃及次序。有些遊戲,例如:下棋、搭建積木、繪畫等都可以訓練幼兒動作規劃與序列。
視覺發展:視覺發展不單只是能看見東西,更重要是看見不同的東西以後作出有用的分析、在腦中可以顯示影像及儲存影像及作出適當的行為。訓練視覺,首先要保持視力良好,在家裏訓練幼兒可以先從閱讀書本開始,訓練幼兒閱讀圖書的精細度,例如每一個人物或每一個字都能描述。另外一些練習例如走迷宮也是訓練視覺的練習。
聽覺發展:聽覺發展除了是聽到不同的聲音以外,還有分辨聲音,分辨各種語言的能力及分析各種聲音而作出不同行為的選擇及專注等。美國聽語學會(1995)把下列聽覺能力歸併為聽覺功能:包括辨別方向、 分辨異同、類型辨識、聲音先後辨識、雙側競音聽辨、特殊處理語音之聽辨等 (引自 Bellis,1997), 如果家長懷疑幼兒的聽覺發展,可以請專家進行以上的測試,從而針對性加強訓練幼兒。
情緒管理:就是善於掌握自我,善於調節情緒,對生活中矛盾和事件引起的反應能適可而止的排解,能以樂觀的態度、幽默的回應與及緩解緊張的心理狀態。幼兒從父母中學會情緒管理 父母與孩子相互,敏銳地覺察孩子發出的信號,並積極回應。它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安全感,讓他們在人際環境中感到有規律、安全和得到回應,還支持孩子安撫自己和調節自己的情緒。 根據「情緒教練」John Gottman所進行情緒指導有5個關鍵步驟:
1)留意孩子的情緒
2)將情感表達認定為親密相處和教導的機會
3)以同理心聆聽,確認孩子的感受
4)用孩子可以理解的字眼來形容情緖
5)設定規限,同時找尋解決當前問題的方法 樹根埋藏於泥土之下,使很多人容易忽略,但往往它是一棵能長出優秀果實的樹最重要的部份。
希望這棵學問樹能喚醒家長的注意。 作者:First Footprint 課程總監沙鳳翎女士 參考:Learning Tree from The Greenspan Floortime Approach.
留言